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基金投资已成为广大公众理财的重要方式。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号召下,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特此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各类虚假宣传和非法金融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警惕投资市场“四大陷阱”
一是虚假宣传陷阱。不法分子常以“高额回报”、“保本保息”、“明星基金经理操盘”等虚假宣传语诱骗投资者,甚至伪造业绩数据、排名等信息。
二是非法荐股陷阱。通过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等渠道,以“专家指导”、“内幕消息”为名,诱导投资者进行不当操作。
三是仿冒机构陷阱。假冒合法金融机构名义,设立仿冒网站、APP,伪造公章和证件,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四是非法代销陷阱。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或个人,违规代销基金产品,并承诺额外收益。
识别合法机构:四步验证法
第一步,查证资质。合法从事证券、基金等金融业务的机构,必须依法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颁发的业务牌照。投资者可通过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官网查询机构执业资格。
第二步,核实人员。基金从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可通过相关机构的公司官网和协会网站查询从业人员注册信息。
第三步,辨别宣传。合法机构从不承诺保本保收益,宣传材料都会明确标注风险提示。
第四步,确认资金流向。非法平台往往要求客户将资金打入私人账户、第三方账户、境外账户,或通过二维码收款等方式绕开监管。正规金融业务通常采用银行监管账户,资金流向可查询、可追溯。
投资者自我保护指南
第一,理性投资,避免盲从。不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宣传承诺,不盲目跟风所谓“热点”和“内幕消息”。
第二,做好功课,谨慎决策。不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
第三,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产品。
第四,保持警惕,及时维权。警惕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的要求,保存相关证据(合同、转账记录、宣传材料等),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并向监管部门举报。
选择正规机构,保障投资安全
公募基金作为受中国证监会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始终恪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使命。国新国证基金将积极响应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号召,全面落实适当性管理要求,严格规范宣传推介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请投资者注意选择合法持牌机构,远离虚假宣传和非法金融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