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袁园每经编辑|廖丹
日前,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官微“江苏保险”发布信息显示,近一段时间来,因为“高收益”“全球资产配置”等宣传标签,“买香港保险”吸引了很多热度。然而,因法律体系、监管政策及产品设计存在本质差异,跨境投保面临诸多风险。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建议广大金融消费者,如确有需求,请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保险,切勿参与“地下保单”等违规交易,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品。
近些年来,香港凭借其高度开放且成熟的金融体系,吸引了众多内地居民赴港投保,香港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攀升。
然而,因法律体系、监管政策及产品设计存在本质差异,跨境投保面临诸多风险。
根据监管规定,任何公司推介、宣传、销售保险产品均需持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保险许可证或保险中介许可证。任何个人销售保险产品均应在其所属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进行执业登记。持牌机构、保险从业人员超出业务范围,宣传、推介、销售或组织安排购买境外保险机构产品,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称,境外保单不受我国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险产品存在汇率或外汇政策变化、保单收益不确定、理赔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等诸多风险,在考虑购买境外保险产品前,请全面了解风险点。
其一要警惕非法“地下保单”,法律保障存在重大差异;其二是关注外汇政策,汇率风险不可忽视;其三要识破销售误导,认清收益不确定性;其四,慎防退保损失,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其五,服务便利性差,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例如,购买境外保单面临特殊的外汇管理和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方面,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均以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
政策合规风险方面,个人赴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未开放项目,存在政策风险。
续期缴费风险方面,长期期交保单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缴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税收合规风险方面,境外保单收益可能涉及跨境税务申报义务,如未合规申报将面临法律责任。
针对这些风险点,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建议金融消费者做好核实需求、比较条款、确认能力、保留凭证等相关工作,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切勿轻信“高收益”承诺,应充分考虑保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江苏地区最近很关注跨境投保这方面,还开过几次专题会。”有知情人士对保通社表示。
保通社注意到,香港保险具有产品设计灵活、保障全面、收益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了多轮投保热潮,有内地旅客赴港第一站便是直奔保险公司,港险也一度被称为香港金融“土特产”。
但是火热背后,风险也不容忽视,有客户反映港险存在“理赔难”等问题。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保通社表示,就目前观察,香港保险市场整体成熟且监管完善,绝大多数保单理赔流程顺畅,"理赔难"的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但依然有些保单无法避免理赔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产品条款、理赔规则及两地法规差异的认知不足。
“客户反馈的争议或咨询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疾病定义、保障范围等核心条款理解存在偏差;对香港特有的理赔文件要求不熟悉导致流程延迟;极少数因前期销售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收益预期夸大引发的心理落差;以及投保后特别是理赔环节,因时差、语言或沟通渠道不畅产生的服务体验障碍。”
这些问题也被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关注到。
8月初,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2025年第7期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其中指出,任何公司推介、宣传、销售保险产品均需持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保险许可证或保险中介许可证。任何个人销售保险产品,均应在其所属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进行执业登记。持牌机构、保险从业人员超出业务范围,宣传、推介、销售或组织安排购买境外保险机构产品,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境外保单不受我国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险产品存在汇率或外汇政策变化、保单收益不确定、理赔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等诸多风险,消费者应高度警惕,谨慎对待。
“对于计划购买港险的客户,建议首要明确自身真实需求与目标,是风险保障还是财务规划,切勿盲目跟风;务必通过持有香港牌照的正规保险公司或专业中介机构购买,确保合规与售后。”杨帆表示,此外还要深入理解产品条款,特别是保障范围、免责条款、理赔条件等关键信息,一切以合同为准,且在投保健康险时务必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充分考虑自身持续缴费能力及外汇政策影响。当然,还应当了解保单后续管理、理赔协助等服务的具体安排,确保长期支持到位。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魏小凡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