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韩理
时隔三个月,景顺长城迎来了新任董事长。
8月6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叶才接任公司董事长。根据公开资料,叶才在中国华能集团及其旗下公司任职多年,是“华能系”的老人。
公告显示,叶才曾担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干部、基建财务处助理会计师、资金处助理会计师、财务部副处长、财务部资金处副处长、财务部财会二处处长、财务部财会一处处长、财务部副经理,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审计部主任,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现任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注意到,叶才与前面几任董事长一样均出自“华能系”,而3任总经理则均具备外方股东景顺资产相关从业背景。这与景顺长城的股权结构有关。
景顺长城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景顺集团和长城证券分别持有49%,开滦集团和实德集团分别持股1%,而长城证券隶属于中国华能集团。
多年来,景顺长城的中外股东结构相对稳定,公司总经理康乐曾表示,在投资管理上,外方股东支持较多,中方则在战略,薪酬,合规上参与把控,平时充分授权管理层经营决策。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保持了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稳定、沟通机制和发展机制稳定。
受外资股东的影响,景顺长城在过去多年一直以主动权益业务为主,也涌现出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其中以刘彦春最为知名,管理规模一度超过千亿。
而近年来受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该公司主动权益规模不断下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景顺长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不足1400亿元,较2021年末高点缩水超过40%。而刘彦春的管理规模约为364.3亿元,较2021年高峰期缩水约68.7%。另一位主动权益名将鲍无可已于今年5月离职。
不过界面新闻也注意到,近两年景顺长城规模并没有因此下跌反而稳步提升。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景顺长城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6460.04亿元,在全市场162家持牌公募中排在第20位。
根据Wind数据,景顺长城的规模增长主要来源于债券型基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基金规模为2589.81亿元,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123.87%。此外,景顺长城也在积极发力指数和量化业务。
长城证券年报显示,景顺长城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截至2024年末,公司净利润为9.51亿元,而2021年高点时公司净利润达到了14.02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康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2018年景顺长城曾提出过“长板加宽,短板加长”的口号,主动股票虽然是长板,但还需要加强,同时要大力补短板,对已有的量化、传统固收业务需要持续投入和提升,还要建立新的投资能力,设立混合资产部、ETF与创新投资部、资配与养老投资部等。如今主动权益规模萎缩,固收扛起了大旗,其他业务仍在发展,这或许是景顺长城需要面临的转型阵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